选择下列全部论文 将选定结果: 
光学遥感  李佳欣
赵鹏
方薇
宋尚香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云检测是遥感影像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遥感影像云检测中多使用到卫星的多光谱、多通道信息, 而关于多角度信息对云检 测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遥感影像多角度信息作为云特征对训练云分类网络精度的影响,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多角度 云检测方法, 以 SegNet 为基础网络结构, 提取含有多角度信息的遥感影像的特征表示, 训练含有多角度信息的遥感影像云检测模型。 测试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全局精度为 91.39%, 平均重叠率为 83.99%。分析表明单角度云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利用多角度信息 作为云特征训练云分类网络可以提升云检测精度。此外, 还探索了 POLDER 仪器中不同角度对于云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80   高冬阳
龙华保
吴双卿
杨俊彦
李大鹏
陈龙江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针对红外精确制导中抗干扰的问题, 开展基于光谱角和光谱距离等特征参量的目标光谱识别技术仿真和实验研究。在目标、 干扰均为灰体辐射的前提条件下, 对目标和干扰在不同发射率模型、不同辐射温度下的红外光谱辐射分布进行理论建模, 定量分析了目标和干扰的光谱角和光谱距离特征参量与其温度、发射率的关系, 数值表征了目标和干扰的光谱差异。 为验证上述光谱区分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采集并分析了目标和干扰的光谱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光谱角和光谱距离能够 将两者进行有效的区分, 为复杂背景下目标识别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93   
环境光学监测技术  陈杰
李正强
常文渊
张莹
魏瑗瑗
谢一凇
葛邦宇
张驰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基于改进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地面细颗粒物浓度 (PM2.5) 与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 (AOD) 进行同化, 评估了同化分析场对 PM2.5 预报的改善效果。研究选定一次持续污染过程, 分别对地面 PM2.5 和 AOD 观测数据进行各自单独同化和两者同时同化。结果表明, 相比于单独同化 PM2.5 , 单独同化 AOD 对 AOD 分析场的精度提升更为有效, 但对 PM2.5 分析场的准确性显著降低。而同时同化 PM2.5 与 AOD 观测时, 分析场对气溶胶的光学-物理特性模拟达到最好的综合效果。同化试验可有效降低模式漏报率, 对于中轻度污染情况, 同化数据的选择对预报影响并不显著; 然而重度污染时, 同时同化近地面 PM2.5 和整层 AOD 的综合预报效果最优。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21   施益强
陈坰烽
王坚
黄宝燕
吴君
陈颖锋
肖钟湧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基于 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产品、PM2.5 地面监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 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回归分析, 采用总体与局部、一元与多元相结合的方式, 对厦门市 AOD 与 PM2.5 的时空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OD 时空变化明显, 月均值最高 1.133、 最低 0.635, 分别出现在 4 月和 1 月, 季均值呈春、夏、秋、冬递减趋势, 年均值呈缓慢上升趋稳再略微下降态势; 沿海和厦门岛 AOD 整体较高, 较低值主要分布在西北、北部和东北区域。PM2.5 总体上呈现与 AOD 相似的时空特征, 时序上具有明显季节特征, 空间分布上季均值的较大值主要分布在中部沿海, 较低值则多出现在西北部和东部。AOD 与 PM2.5 一元线性回归总体上呈中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575; 局部相关系数间存在明显差异, 整体上比总体相关性略低, 平均相关系数为 0.432; 引入气象因子的 AOD 与 PM2.5 多元线性回归平均相关系数为 0.625, 其中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相对最好, 且拟合效果不随因子数量的增加而变优。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34   郑凯莉
黄毅
姚小云
胡晓琰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为探索生态旅游城市张家界市大气 PM2.5、NO2 浓度与旅游活动及天气因素间的相关性, 运用多重分形去除趋势波动交叉分析法 (MFDCCA) 进行分析。首先验证了张家界市大气 PM2.5、NO2 浓度与旅游活动及天气因素间的交叉相关性和多重分形特征。然后通过对旅游淡旺季大气 PM2.5、NO2 浓度与旅游人数、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的多重分形特征的详细分析, 发现在旅游淡季, 大气 PM2.5和NO2 浓度在相对湿度影响下波动范围更大, 且更倾向于出现较低浓度值; 而在旅游旺季, 大气 PM2.5 和 NO2 浓度在旅游活动影响下波动范围更大, 且更倾向于出现高浓度值。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47   徐波
叶晓新
张毅
杨晓龙
李发帝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 在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基于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系统结构与定量分析流程, 并结合车载移动平台, 对 泰兴市餐饮集聚区进行了走航观测, 获取了餐饮聚集区的 VOCs 浓度信息, 确定了餐饮集聚区 VOCs 的时空特征。观测结果表明, 将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车载移动平台相结合, 在城市 VOCs 排放走航观测方面有一定优势, 能够获得城市餐饮 VOCs 时空排放特征。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57   李泽瑞
康宇
谢皓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建设城市路网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可实现对城市区域在路车辆尾气排放状况的全面监控, 而在遥测系统中, 尾气遥测设备在路网中的布设位置直接影响设备的监测效果, 因此设备的布点选址问题是遥测系统构建的关键之一。针对该问题, 提出基于路网拓扑的遥测设备布点策略。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了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借助交通路网图线图的可达矩阵来描述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进而使用基于二重结构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于传统的布点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布点策略可截获更多数量的个体车辆。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65   汪彦冰
刘议蓉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大气气溶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流层中的二次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形成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形成临界核阶段, 然后是快速生长的过程。邻苯二甲酸和硫酸作为大气中常见的成核前体物, 目前对它们的成核机制研究较少。通过高精度的量化计算得到了团簇的结构和热力学参数, 蒸发速率分析表明相对于硫酸二聚体, 邻苯二甲酸和硫酸形成的异二聚体更加稳定, 即邻苯二甲酸的加入极大降低了硫酸团簇的蒸发速率, 说明邻苯二甲酸具有促进硫酸成核的作用; 光学属性分析表明团簇尺寸与瑞利散射以及各向同性平均极化率呈现正相关; 红外谱分析也表明了邻苯二甲酸-硫酸形成的异二聚体内存在着氢键, 这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成核团簇。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372   
目录  N/A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0年第15卷第5期 p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