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下列全部论文 将选定结果: 
非线性光学与光传输  房文静
宋丽军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基于广义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Hirota双线性方法,得到了方程的N-孤子解,并详细研究了各个参数对孤子解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参数a、b、c主要影响孤子的振幅大小;参数ki的实部对孤子的振幅和脉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虚部则决定孤子的偏移速度的大小;参数ζ的改变使孤子解的p,q分量的传输特性不再相同,且各孤子的能量发生重新分配。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91   杨琳
贾鹤萍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本文基于变系数相干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的复合波解,研究了均匀和非均匀相干耦合光纤系统中平面波背景上的孤子与Akhmediev呼吸子和Kuznetsov-Ma呼吸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孤子与Akhmediev呼吸子间存在弹性碰撞、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三种形式,而孤子与Kuznetsov-Ma呼吸子间呈现弹性碰撞或平行传输。进一步,通过研究一种周期扰动的非均匀相干耦合光纤系统,发现色散和非线性的周期扰动不会影响孤子与呼吸子相互作用的本质,但均会引起复合波振幅的波动;另外,仅色散扰动会导致孤子的轨迹产生波动,而非线性的扰动不会影响孤子的轨迹。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30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周海涛
李瑞峰
戴玉鹏
郭瑞翔
王丹
杨保东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本文基于原子-腔复合系统,通过对单次穿过内腔原子的耦合场的调控,实现了在原子共振中心附近,腔透射峰由单暗态向双暗态的转换,即当行波耦合场被驻波代替时,在原子共振中心,单暗态极子峰消失,同时在共振中心两侧会对称出现双暗态极子峰。理论上,结合内腔原子的吸收特性及热原子表现出的多普勒效应,得出速度不为0的原子是导致产生双暗态峰的主要诱因。实验上,通过额外引入一束反向传输的相干泵浦光,使双暗态信号放大8倍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隔离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方波脉冲对反向耦合场的调制,实现在单一空间通道上3个不同频率信道(Δp=0,±δ)的高效光控全光开关,该结论可应用于光学二极管及量子逻辑门运算。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71   格日乐
萨楚尔夫
格根图雅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运用量子关联的概念及度量方法,在多光子跃迁和强度关联耦合条件下,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两个相干腔场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关联动力学演化特性。分析和讨论了初始时刻原子处于Werner态时,系统参数的取值对系统量子及经典关联动力学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单光子跃迁情况,两原子间的量子与经典关联随时间的动力学演化,呈现为具有一定周期的振荡变化过程;当跃迁光子数增大时,两原子间的上述动力学演化的周期振荡现象消失,振荡幅值减小;当关联耦合强度增大时,原子间的量子及经典关联振荡周期变短,而量子及经典关联的最大值不变。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81   
精密测量物理与技术  李莹莹
包谷之
陈俊
陈丽清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原子磁力计作为弱磁测量的理想方式,其小型化非常重要。本文搭建体积仅为29 cm×42 cm×42 cm的小型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的最大光功率为117 mW,激光功率12 h慢漂06%,频率慢漂为每24 h 28 MHz。将其嵌入到原子磁力计系统中,用于减小原子磁力计的体积。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小型激光器的频率慢漂和功率慢漂对磁力计影响较小,在10~300 Hz范围内,磁场测量的灵敏度最高能达到10 fT/Hz,满足高灵敏度磁场测量的需求。我们的工作为微型磁力计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27   孙旭
杨希华
曾小东
冯尚跃
王萍萍
李征鸿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在相位敏感的改良Hanbury Brown-Twiss(HBT)方案中,热光散斑图包含样本的复透射系数的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基于此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样本的复透射系数及样本厚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粗糙程度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加入厚度已知的定标层以增加约束条件,就可以从散斑图中提取样本不同位置处的复透射系数,尤其是其相位信息,从而可以计算相对应的样本厚度。计算精度取决于从散斑图中提取的信息量,提取越多,测量越精确。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34   杨晓凤
张玉驰
李刚
张天才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定量仿真了重力场中双横梁支撑式三角形模式清洁器形变引起的腔长变化,得到在横梁宽度160 mm、偏移975 mm为振动最不敏感的横梁参数,模式清洁器在重力加速度中腔长变化率的最小斜率为067×10-10 mm-1;并通过模态分析与随机振动分析,确定了基模的振动频率为59 kHz,获得了适用于千赫兹以下低频压缩光产生的模式清洁器工作频段。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43   张利伟
谭中伟
丁志超
杨婧雅
延凤平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相比于传统振动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响应快、带宽宽的优点,其中的解调部分是影响整体检测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对物体的振动进行检测,本文通过将一组光纤光栅固定在一根空芯铁管上,对铁管进行敲击实现振动环境的模拟。作为对比,解调部分分别使用bayspec的光纤光栅解调模块和研制的基于宽带锯齿形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器,以解调出振动信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两者都可检测出振动的幅度,但基于宽带锯齿形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器的响应频率可达200 kHz, 能实现高速振动信号的检测。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50   
量子光学基础  季晓斐
李征鸿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针对被分开在异地的两个纠缠量子比特,本文研究了如何远距离区分纠缠量子比特的四个贝尔态。在区分过程中,利用量子芝诺效应和无相互作用测量,我们可以使任何实际物质粒子出现在两个量子比特之间的公开区域的概率无限趋于零。本文的研究基础是近期被提出的反事实贝尔态分析法[Scientific Reports 8(1),14641,2018]。然而,我们发现该方案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不正确的。在本文中,我们对此错误进行了修正。同时,通过使用多重相位操作替代原方案中的多重量子测量,我们还提升了贝尔态分析的成功率。需要指出的是,在反事实贝尔态分析法中,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物质粒子在公开区域中被找到的概率绝对为零,但贝尔态分析的成功率只能无限趋近于1。而在我们的方案中,贝尔态分析的成功率必然为1,而物质粒子在公开区域中被找到的概率不为零,但可以无限趋于零。由于并不能完全杜绝物质粒子出现在公开区域,我们称本方案为准反事实贝尔态分析。两种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具有不同的优势。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17   
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胡要花
陶亚萍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考虑零差检测量子反馈下的单模腔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研究反馈控制和初始状态对量子相位参数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反馈时,量子费希尔信息随时间很快衰减。然而,在初始参数θ和均取π2时,反馈参数λ=±05左右量子费希尔信息达到最大值,该结果表明只要参数选择合适,零差检测量子反馈可以使得量子费希尔信息的衰减有效延缓,二能级原子相位估计精度的上限提高。此外原子初始状态的权重参数和相对相位对量子费希尔信息的演化也有很大影响。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58   马龙
刘奎
郭辉
孙恒信
郜江瑞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控制入射与出射光场的偏振对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实验上对日本滨松公司生产的X10468-03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进行了测量,全程只需两分钟即可完成.并对相位调制校正前后光束整形系统产生的拉盖尔高斯LG33模的强度分布进行对比,经相位调制校正后LG33模的纯度提高了15%。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264   
目录  N/A
摘要 + 请注意:下载全文可能需要登录或支付相关费用   PDF全文 量子光学学报, 2020年第26卷第3期 pp.1   |